柬埔寨宝石矿成矿规律及地质特征

2023年1月6日11:16 | 来源:中国-东盟地学中心(南宁)

一、前言


宝石矿是具有宝石价值的天然矿物形成的矿床。其色彩艳丽、透明无瑕、光泽灿烂,或是呈现变彩、变色、星光猫眼等光学效应;产出稀少,坚硬耐久,因而广受人民喜爱。常见的宝石矿包括金刚石(钻石)、玉石、翡翠、红宝石、蓝宝石、孔雀石、金绿宝石、尖晶石等。柬埔寨宝石生产具有悠久历史,颇负盛名。广泛分布在北部马德望省、戈公省、帕威夏省、暹粒省和腊塔纳基里省,其中以马德望省拜林镇最具规模,已知矿产地7处。
二、主要成矿区(带)划分
柬埔寨宝石成矿带大致可划分3个主要矿带(图1):


图1  柬埔寨大地构造分区及宝石矿产分布示意图(据张忠伟、徐国端、陈喜峰等修编)

【1-中生代花岗岩;2-古生代花岗岩;3-中生代玄武岩;4-次级构造单元编号;5-一级构造分界线;6-次级构造分界线;7-穹隆构造线;8-断层;9-地质界线;10-国界;11-海岸线;12-地名;13-首都;14-戈俄山宝石矿;15-奥当山宝石矿;16-巫特山宝石矿;17-昆洛罗宝石矿;18-特梅宝石矿;19-普双农宝石矿;20-博胶宝石矿;21-宝石成矿带及标号】


(一)西部成矿带:分布在柬泰边界,拜林复式背斜印支褶皱带内。该成矿带受到菩萨地块及其边缘北西向断层控制,已知原生宝石矿均产于北西向断层带内。沿断裂带有中新世—更新世碱性玄武质火山岩筒、破火山口、火山锥断续分布。主要矿床有拜林附近的戈俄山、奥当山,拜林南面的巫特山。该成矿带盛产红宝石、蓝宝石。
(二)北部成矿带:分布于伯威夏省罗文真县。该带受到罗文真中生带穹隆构造东侧边缘断裂控制。矿体主要赋存于晚新生代碱性玄武质火山岩及三叠纪中酸性火山岩及其风化壳残坡积层中,有特梅(普特米)、普双农两个宝石矿床。
3.东北部成矿带:分布于蜡塔纳基里省隆发县博胶一带,该矿带位于上龙川玄武岩高原的中心部位,严格受控于昆嵩地块南部边缘与博胶穹隆交汇处的中新世—更新世火山岩及次火山岩中。已知有博胶宝石矿,主要以锆石为主。
三、典型矿床
(一)矿床分类
柬埔寨宝石矿床主要可划分3类:①与晚新生代碱性玄武质次火山岩有关,产蓝宝石、红宝石、锆石、尖晶石等宝石。如拜林、昆桑诺等原生宝石矿床。②与流纹岩中裂隙中石英脉或晶洞有关的水晶、紫水晶、石榴石、玉髓、蛋白石矿床。如罗文真地区的部分矿床(点)。③风化沉积型矿床。
(二)典型矿床概述
以世界著名的宝石矿山柬埔寨拜林地区红宝石和蓝宝石为例,该矿床位于拜林省拜林(Krong Paillin)镇附近。矿床中心地理坐标:E102°36′;N12°50′。是最典型的与晚新生代碱性玄武质次火山岩有关形成的宝石矿床。
1.矿区地质
矿区大地构造上位于分布在柬泰边界,豆蔻山脉的拜林(柬)—庄他武里(泰)—边格楞一带的拜林复背斜。北西向断裂极为发育,沿北西向断层带有新生代基性—超基岩筒、岩墙侵入,与宝石矿形成密切相关。
2.矿体地质
矿体赋存在北西向断层带中的玄武质次火山岩内,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严格受火山结构控制;含宝石矿的基性—超基性熔岩年龄值为21.4-14Ma,为晚上新世—早更新世的产物。矿体从外往内有4种产出形式:
(1)破火山口:高出周围地面40-60m,产红宝石,如奥当山矿区;
(2)火山锥:熔岩带长3km,宽14m,高出台地40m,产红宝石,如戈俄山侵蚀残留火山锥;
(3)火山熔岩台地:长3km,宽600m,为拜林镇熔岩台地,有蓝宝石产出;
(4)火山岩筒:直径仅200m,未发现宝石。
3.宝石特征
拜林地区主要产刚玉类蓝宝石、红宝石为主,戈俄山和奥当山所产红宝石颜色变化较大,从粉红-褐红-鸽血红或缅甸红;拜林镇南侧约22km的巫特山主要产蓝宝石,从浅蓝—深蓝均有产出。

                                           

编辑:宋伟        审核:冯玉君

编辑:
审核:
今日推荐

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南宁)、广西黄金协会、广西海外矿业产业联合会莅临上林开展调研

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南宁)、广西黄金协会、广西海外矿业产业联合会莅临上林开展调研 【详细】

强强联合,互惠共赢

强强联合,互惠共赢 【详细】

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许永锞到我局调研

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许永锞到我局调研 【详细】